过去二十年,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,中国的房地产也是水涨船高,泡沫逐渐扩大,直到这几年经济增速放缓,很多人才意识到,原来房子不是永远涨的。但在两三年以前,普通大众可不是这么想的。
十几年房价的疯狂上涨,让房地产成为了很多人的信仰,只要凑够首付就上车,更有甚者,把杠杆加到极致,利用信用卡套现的方式,拼命囤房。典型的就是以欧神为代表的水库一群人。
这是中国房地产的黄金时代,只要上了车就能赚钱。
泡沫不可能永远不破。经过这几年房价的暴跌,有人被套苦不堪言,有人上了车又被迫割肉,几十年的积蓄被洗劫一空。
还有另外一群人想抄底再来一次阶级跃迁,我来一个爆论:
房地产完蛋了,已经。至少未来五年都不用考虑以投资为目的的买房。
且听我慢慢道来。
从债务周期说起
我们知道经济体有四大部门:居民部门、企业部门、金融部门和政府部门,但无论哪个部门,债务的本质是一样的。
在还没有债务出现之前,我们的收入总是大于我们的支出,但是有了债务跟杠杆,我们的支出就可以大于我们的收入。以个人为例,比如一个身无分文的年轻人,当他向银行借了10w,这里就凭空产生了10w的货币,他把这10w拿去支付,就创造了消费,但是借来的钱总得要换的,所以他要用劳动去创造价值,挣够了这10w,拿去还债,到这里,债务就消失了,创造的货币也就消失了。
至此,我们就知道了债务的周期:
创造债务与货币 –> 消费与投资 –> 创造价值,赚回货币 –> 还债 –> 债务与货币消失
当借债创造不了价值的时候,或者借债人对未来没有信心可以还债的时候,借债人自然不愿意举债。
所以,借债的本质是,借债方相信他可以还债。
你愿意背30年的贷款去买房,因为你相信自己的赚钱能力,你觉得未来肯定能还上。
当所有人都这样认为,所有人都觉得未来的钱很好赚,都去负债,这样创造出来的货币就越来越多,这就是所谓的信用扩张。
通胀的本质是“货币-信用增长快于真实产出”,而房价只是这一进程中最易承载过剩流动性的资产之一。所以每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经济体,都会经历房价暴涨的阶段。
比如一九八几年前的英国,九七年前的香港,九零年之前的日本,以及,几年前的中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