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一次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,驻足,观望,不知道去往何方。

我已经不知道有多少次面临这样的时刻,与以往不同的是,以前我心里其实都有一种倾向,只是纠结,后来我总是选择了那个倾向的方向。但是现在的我,似乎已经没有那么确信,准确来说是对自己的信心,对未来的自己的信心,无论是什么方向,我都觉得前途暗淡无光。

我怀念那个打从心底里认为自己是幸运儿的自己。

离职给我带来的最可怕的,不是金钱上的损失,而是给我大把自由的时间,来面对真正的我,来面对以前逃避的问题,来面对与不断追问自己的内心。

你有什么,你要什么,你能放弃什么。

直接面对所有历史积累的悬而未决的问题,过去的我没有答案,现在的我也没有,但是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。就像考试的时候,快要交卷了,而我还留着一大段空白,必须得答题了。

人们说「三十而立」,我「三十未立」,还在躺着,起不来。曾经以为三十岁很遥远,转眼就到了这个年纪。

人生挺残酷的。

残酷的地方不在于生存的艰难,而在于一个传统教育出来的产物,看过了更好的风景,增加了不同的阅历,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,却要对抗社会规训,要对抗这套社会体系潜移默化带来的价值观,要对抗世俗之见,要在意这套评价体系。

对抗一定是会消耗能量的,很多时候,我精疲力尽,没有一点点能量。

看到一种说法,原文是这样的:

「我的一个观察,太懂事的人长大了都过的有点不开心。

因为孩子天生就是动物性大于人性的,一旦过于懂事的背后,很有可能暗藏了很多心理问题。

比如说太懂事太独立的孩子,很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,就是在生活和工作中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,但是却忍住自己不舒服的感受。

这样的人,渐渐的就会对自己的情感产生麻木,长大后一旦经济独立,不需要依靠别人,会自然变得越来越冷漠。

这样的孩子大概率是出生在一个父母经常冲突、吵架的家庭里,所以非常缺爱,因为缺爱,长大后也不懂得怎么爱别人,不懂得建立亲密关系。

和这样的人工作其实挺舒服的,他们通常很容易理解,包容别人,而且有一定完美主义的倾向,什么事情都愿意自己去一个人做。

但是他们自己会过的不开心,觉得没有任何人可以靠的住,就算父母也是一样。」

我觉得说的很像我,虽然我不是出生在父母经常冲突吵架的家庭,我妈我奶奶也很爱我,但这段描述的其他地方的描述跟我很像。讨好型人格,越来越冷漠,不懂建立亲密关系,有一点完美主义倾向,什么事都愿意一个人去做,过的不是那么开心。

这些心理问题需要时间来慢慢解决,也有可能是某些创伤导致,而人对于创伤,很难通过时间愈合。

逐渐发现,快乐是难能可贵的,哪怕是一瞬间的快乐。

前段时间去首尔看了Coldplay的演唱会,全场几万人的大合唱,内场几千人的蹦迪,每个人手上闪亮的手环,飘扬起来的大气球,漫天飘扬的彩带,美丽的烟花与喷火,搭配世界上最顶级的乐队与熟悉好听的音乐。在那一刻,我感受到了久违的快乐,我感觉快乐具象话了。

也是在那一刻,我觉得快乐得有点难过。

难过在于,这就像一场梦一样。Coldplay编织了一个美丽而短暂的梦,在这个梦里,所有人都一样快乐,没有烦恼,没有压力,不分种族,不分国籍,不分性别,每个人都享受着这场视觉与听觉盛宴。

梦醒时分,人又回到了现实,人生怎经得起如此大起大落。

无论是事业还是爱情,三十岁的我,看起来都经营的一塌糊涂,毫无建树。

人的悲哀就在于此。我以为工作几年有不错的背景总能发展的不错,却不知可以一夜归零。我相信爱,却不相信爱能降临到我身上。我感动于那些美好的瞬间,却从来不觉得自己也可以拥有这些美好。

可能吧,随着年龄增长,很多时候会走向幻灭。

那些信仰,渴望,梦想,希冀,逐渐走向幻灭,人越来越麻木,越来越拧巴。

人来到这个世界,在人生这个游戏场里,究竟要怎样才能玩好这个游戏,人又应该在游戏里扮演什么角色呢。没有人能教你,每个人的游戏是独一无二的,每个人的剧本也是独特的。大家可能也都困在自己的围城里出不来。

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,不知道我会走向何方,但希望自己可以好好吃饭,好好睡觉,照顾好自己的情绪,不要抑郁,始终有勇气面对所遭受的一切。勇敢一点,大胆一点。

加油啊,Jianyu。